林文恭公遗像为公子贻书提学题
[清代]:陈宝琛
毅庙中兴祚不永,国脉潜斲天实为。圣功蒙养始以渐,邪正消长争危微。
嗟公直讲甫三稔,弃外长与重阍辞。师臣恩礼报匪易,直道难合徒心摧。
我时未壮齿僚末,送别旋痛轩弓遗。垂帘负扆一再嬗,衰朽乃亦陪经帷。
朝衣幸免葬厓海,鲁羁明济能辞疲?回思比屋侍坐日,往者足惜来焉追。
垂髫叔子亦头白,苦抱画像兵间归。乌虖九京其可作,欲语平昔今馀谁?
毅廟中興祚不永,國脈潛斲天實為。聖功蒙養始以漸,邪正消長争危微。
嗟公直講甫三稔,棄外長與重阍辭。師臣恩禮報匪易,直道難合徒心摧。
我時未壯齒僚末,送别旋痛軒弓遺。垂簾負扆一再嬗,衰朽乃亦陪經帷。
朝衣幸免葬厓海,魯羁明濟能辭疲?回思比屋侍坐日,往者足惜來焉追。
垂髫叔子亦頭白,苦抱畫像兵間歸。烏虖九京其可作,欲語平昔今馀誰?
唐代·陈宝琛的简介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共有诗(564篇)
宋代:
杨万里
虞丞相与赵将军,同策江淮第一勋。
大羽进贤今寂寞,凌烟颂里感风云。
虞丞相與趙将軍,同策江淮第一勳。
大羽進賢今寂寞,淩煙頌裡感風雲。
魏晋:
支遁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飙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岖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明代:
徐溥
贤哉三谢后,分命守开州。卓荦才声重,循良政绩优。
论交当早岁,惜别已深秋。五马驰官道,双旌指驿楼。
賢哉三謝後,分命守開州。卓荦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别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驿樓。
宋代:
米芾
城头山脚旧图开,华构凌云亦壮哉。谈席昔人文献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里清风动,麟凤天南紫气来。独奈岩阿丛桂冷,幽栖不是伟长才。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淩雲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裡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岩阿叢桂冷,幽栖不是偉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