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一
[清代]:顾炎武
王良既策马,天弧亦直狼。中夜视北辰,九野何茫茫。
秦政灭六国,自谓过帝皇。岂知渔阳卒,狐鸣丛祠旁。
谁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王良既策馬,天弧亦直狼。中夜視北辰,九野何茫茫。
秦政滅六國,自謂過帝皇。豈知漁陽卒,狐鳴叢祠旁。
誰為刑名家,至今怨商鞅。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共有诗(280篇)
:
曹玘
碧流春涨绿杨前,红蓼秋开浅渚边。五尺拖斜沙岸月,一丝垂烂晚溪烟。
操心不假詹何授,种法无求范蠡传。好与直钩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
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範蠡傳。好與直鈎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宋代:
洪适
披山凿道何崄巇,上摘星汉摩虹霓。七襄终日往曾问,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驭已排萝蔓去,下车不复烟云迷。举头此际长安远,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跻。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
明代:
祁顺
仕路驱驰十载馀,一官名秩尚如初。铨曹留得唐资格,不但开元有圣书。
仕路驅馳十載馀,一官名秩尚如初。铨曹留得唐資格,不但開元有聖書。
唐代:
刘禹锡
江左重诗篇,陆生名久传。凤城来已熟,羊酪不嫌膻。
归路芙蓉府,离堂玳瑁筵。泰山呈腊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扬州荐,因君达短笺。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宋代:
李纲
小童又报雪花飞,深炷炉烟欲起时。淅沥乍闻经竹叶,飘萧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讶何曾见,北顾深颦有所思。牢落无言自搔首,却惊华发顿成丝。
小童又報雪花飛,深炷爐煙欲起時。淅瀝乍聞經竹葉,飄蕭初看著松枝。
南人共訝何曾見,北顧深颦有所思。牢落無言自搔首,卻驚華發頓成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