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招俾臣了翁以佥
[宋代]:魏了翁
书生不知分,奉诏行三军。
赤手张空弮,幸脱貔虎群。
四海莲华峰,濂溪涨清芬。
拟求一勺水,浣我三斗尘。
翠潋明夕霏,晴云荡朝氛。
重上夫子堂,謦咳如有闻。
池莲已濯濯,庭草长忻忻。
重惟夫子书,千古披昏嚣。
善恶萌於几,阴阳互而分。
一落俗儒喙,哓哓齿穿齦。
流传岂不广,世道滋放纷。
书生屡乞骸,归耕故山云。
原言与同志,相期任斯文。
書生不知分,奉诏行三軍。
赤手張空弮,幸脫貔虎群。
四海蓮華峰,濂溪漲清芬。
拟求一勺水,浣我三鬥塵。
翠潋明夕霏,晴雲蕩朝氛。
重上夫子堂,謦咳如有聞。
池蓮已濯濯,庭草長忻忻。
重惟夫子書,千古披昏嚣。
善惡萌於幾,陰陽互而分。
一落俗儒喙,哓哓齒穿齦。
流傳豈不廣,世道滋放紛。
書生屢乞骸,歸耕故山雲。
原言與同志,相期任斯文。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共有诗(675篇)
:
程滨
似见咿呀初学步,谁知冠礼竟加余。春秋铸就慵疏性,辜负家藏几柜书。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餘。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櫃書。
元代:
胡奎
孙膑古名将,庞涓俱学兵。刖足见齐使,始识田将军。
指麾辎车中,号令若风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郸城。
孫膑古名将,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将軍。
指麾辎車中,号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明代:
潘希曾
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箫樹作帷。
明代:
何景明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队回。碧沙沾细雨,白日映轻雷。
已并花边骏,难孤竹下杯。良宵可乘兴,归骑莫频催。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
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
明代:
林光
斯文曾未识荆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画舫莫随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
扫除俗虑新茅笔,披过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几宜担负几宜休。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随流水去,白雲多被好山留。
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