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唐代]:李商隐
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纵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虽伤晚,酬恩岂在今。迎来新琐闼,从到碧瑶岑。
水势初知海,天文始识参。固惭非贾谊,惟恐后陈琳。
前席惊虚辱,华樽许细斟。尚怜秦痔苦,不遣楚醪沈。
既载从戎笔,仍披选胜襟。泷通伏波柱,帘对有虞琴。
宅与严城接,门藏别岫深。阁凉松冉冉,堂静桂森森。
社内容周续,乡中保展禽。白衣居士访,乌帽逸人寻。
佞佛将成传,耽书或类淫。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良讯封鸳绮,馀光借玳簪。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芦白疑粘鬓,枫丹欲照心。归期无雁报,旅抱有猿侵。
短日安能驻,低云只有阴。乱鸦冲晒网,寒女簇遥砧。
东道违宁久,西园望不禁。江生魂黯黯,泉客泪涔涔。
逸翰应藏法,高辞肯浪吟。数须传庾翼,莫独与卢谌。
假寐凭书簏,哀吟叩剑镡。未尝贪偃息,那复议登临。
彼美回清镜,其谁受曲针。人皆向燕路,无乃费黄金。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迎來新瑣闼,從到碧瑤岑。
水勢初知海,天文始識參。固慚非賈誼,惟恐後陳琳。
前席驚虛辱,華樽許細斟。尚憐秦痔苦,不遣楚醪沈。
既載從戎筆,仍披選勝襟。泷通伏波柱,簾對有虞琴。
宅與嚴城接,門藏别岫深。閣涼松冉冉,堂靜桂森森。
社内容周續,鄉中保展禽。白衣居士訪,烏帽逸人尋。
佞佛将成傳,耽書或類淫。長懷五羖贖,終著九州箴。
良訊封鴛绮,馀光借玳簪。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
蘆白疑粘鬓,楓丹欲照心。歸期無雁報,旅抱有猿侵。
短日安能駐,低雲隻有陰。亂鴉沖曬網,寒女簇遙砧。
東道違甯久,西園望不禁。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
逸翰應藏法,高辭肯浪吟。數須傳庾翼,莫獨與盧谌。
假寐憑書簏,哀吟叩劍镡。未嘗貪偃息,那複議登臨。
彼美回清鏡,其誰受曲針。人皆向燕路,無乃費黃金。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共有诗(491篇)
明代:
邵宝
春残才作探春行,古寺寻僧懒问名。近海景多频立马,对花情剧更闻莺。
镜湖敢乞君分赐,宝地偏教佛主盟。却忆江南如画里,万峰青接水边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莺。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
刘摰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琳宮仙老鬓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宋代:
杨万里
点铁成金未是灵,若教无铁也难成。
阿谁得似青荷叶,解化清泉作水精。
點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
清代:
吴藻
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
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
閣雨雲疏,弄晴風小,薄寒恻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鈎。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闆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