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
[唐代]:白居易
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忽见千花塔,因停一叶舟。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北归虽引领,南望亦回头。
昔去悲殊俗,今来念旧游。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楼。
郡树花如雪,军厨酒似油。时时大开口,自笑忆忠州。
白狗次黃牛,灘如竹節稠。路穿天地險,人續古今愁。
忽見千花塔,因停一葉舟。畏途常迫促,靜境暫淹留。
巴曲春全盡,巫陽雨半收。北歸雖引領,南望亦回頭。
昔去悲殊俗,今來念舊遊。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樓。
郡樹花如雪,軍廚酒似油。時時大開口,自笑憶忠州。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共有诗(2585篇)
宋代:
陆游
湖边一夜霜,庭树无秋声。懒不近笔砚,何以纾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转无由成。起拥地炉暖,坐待天窗明。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纾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明代:
钱宰
负郭高居昼不开,绕阶流水绿于苔。花前洗笔供诗画,马上敲门知客来。
深树流莺通宴席,碧香浮蚁滟春杯。官衙正在行军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負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
深樹流莺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後何妨犯夜回。
宋代:
韩淲
尽道今年春较早。梅与人情,觉得梅偏好。一树南豅香未老。春风已自生芳草。来自城中犹带晓。行到君家,细雨吹池沼。怅望沙坑须会到。玉溪此意年时少。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怅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