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