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思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出处宋 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例子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ì mén sī guò
注音ㄅ一ˋ ㄇㄣˊ ㄙ ㄍㄨㄛˋ
繁体閉門思過
正音“思”,不能读作“shī”。
感情闭门思过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有过失的人的独自反省。
辨形“闭”,不能写作“闲”。
辨析闭门思过和“反躬自省”;都表示自我反省;但闭门思过偏重在“关起门来;不跟别人接触;独自去思考;认识自己的过失”;语义比后者重;“反躬自省”偏重在“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反过来检查自己。”
谜语商店停业整顿;商店停业检查
近义词反躬自省、闭阁思过
反义词不思悔改
英语shut oneself up and ponder over one's mistakes
俄语размышлéние о своих ошибках наединé с собóй
日语家に閉じこもつて自分の過(あやま)ちを反省(はんせい)する
德语hinter verschlossenen Türen über seine Fehler nachdenke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逴俗绝物(意思解释)
- 怪诞不经(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鹰击长空(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舍安就危 |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