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五登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例子《南齐书·王融传》:“然后天云动,勒封岱宗,咸五登三,追踪七十,百神肃警,万国俱僚。”
基础信息
拼音xián wǔ dēng sān
注音ㄒ一ㄢˊ ㄨˇ ㄉㄥ ㄙㄢ
感情咸五登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赞颂。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残花败柳(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角巾东路(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 黄卷幼妇(意思解释)
- 针锋相对(意思解释)
- 毛骨悚然(意思解释)
- 一刀切(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