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叔节解元属题张亨甫先生题寄按察公石田画卷
[清代]:陈宝琛
过庭耳熟姚张交,诗稿受寄更三朝。象贤抱持兵火际,卒就微禄为写雕。
枣梨捆载千里致,归告家祭辞折腰。我寻棠茇后一纪,洄溯风义江天遥。
晚丁澒洞再觏子,尚手此卷珍松寥。当时题赠事偶尔,世患腾遝来如潮。
溪山胜画孰竟隐,何地乾净如僧寮?穷通修短等一覕,万劫要恃平生要。
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犹票姚。
過庭耳熟姚張交,詩稿受寄更三朝。象賢抱持兵火際,卒就微祿為寫雕。
棗梨捆載千裡緻,歸告家祭辭折腰。我尋棠茇後一紀,洄溯風義江天遙。
晚丁澒洞再觏子,尚手此卷珍松寥。當時題贈事偶爾,世患騰遝來如潮。
溪山勝畫孰竟隐,何地乾淨如僧寮?窮通修短等一覕,萬劫要恃平生要。
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猶票姚。
唐代·陈宝琛的简介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共有诗(564篇)
唐代:
元稹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無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宋代:
苏辙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
下種已遲空怅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
黄节
英雄心事托琴中,独访孤台过断虹。满地夕阳号朔雁,隔帘人影瘦西风。
秋花晚节多迟暮,古调今弹有异同。不为知音为知志,苍茫山水月湖东。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台過斷虹。滿地夕陽号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明代:
湛若水
嘐嘐嗟断金,悠悠结同心。同心苟不固,胶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剑起知音。朝为鱼水欢,暮为商与参。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苟不固,膠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