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辛未上元后一日同周文之刘瑞迈章纵矩游浮玉
[宋代]:米芾
近臈昔夹衣,入春今重裘。天运亦已广,四序或不周。
张灯儿戏歇,发兴在沧洲。兹山通玄府,瑶坛帝曾游。
荷衣可荐藻,神清不沉牛。厌俗入喧乱,风波屡为忧。
昨夕净名天,结客涌不留。一唈寄心契,江澄客漾舟。
冰磴若见拒,寒荄如有愁。大块欲动蛰,阴壑尚潜虬。
重赏定谁与,春光会和柔。临旷摄北若,持坏结东流。
卧石带白云,勒崖托千秋。焦公心赏佳,扫迹愿相投。
分山飞鸟争,划水游鳞雠。借我一锡地,为公瓢挂头。
近臈昔夾衣,入春今重裘。天運亦已廣,四序或不周。
張燈兒戲歇,發興在滄洲。茲山通玄府,瑤壇帝曾遊。
荷衣可薦藻,神清不沉牛。厭俗入喧亂,風波屢為憂。
昨夕淨名天,結客湧不留。一唈寄心契,江澄客漾舟。
冰磴若見拒,寒荄如有愁。大塊欲動蟄,陰壑尚潛虬。
重賞定誰與,春光會和柔。臨曠攝北若,持壞結東流。
卧石帶白雲,勒崖托千秋。焦公心賞佳,掃迹願相投。
分山飛鳥争,劃水遊鱗雠。借我一錫地,為公瓢挂頭。
唐代·米芾的简介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共有诗(228篇)
宋代:
郑獬
病来翻喜此身閒,心在浮云去住间。
休问游人春早晚,花开花落不相关。
病來翻喜此身閒,心在浮雲去住間。
休問遊人春早晚,花開花落不相關。
唐代:
阎宽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
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甯知心有違。
明代:
陶益
江郭侧径云一隈,石壁历乱悬莓苔。水长初逢鸂鶒浴,烟消远辨辛夷开。
贤人无来孤象纬,俗物难遣空徘徊。祇应黯黯客怀恶,尺牍细行谁与裁。
江郭側徑雲一隈,石壁曆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
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牍細行誰與裁。
宋代:
曾肇
曾访江南鸟爪仙,误随尘网落人间。红泉碧涧春风里,尚记麻源谷口山。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随塵網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裡,尚記麻源谷口山。
清代:
柳是
风流不坠莫愁城,司马池台胜已并。只觉花蓬连理好,尽缘人重合欢名。
双凌芍药阶前艳,并照荚蓉幕里清。从此三生怀渌水,年年开发倍含情。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台勝已并。隻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淩芍藥階前豔,并照莢蓉幕裡清。從此三生懷渌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明代:
宋琬
曾向车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长,犹是当时折角巾。
姿卓荦、骨嶙峋。画师摩诘是前身。知君埋照饶深意,新筑糟丘号酒民。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隻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荦、骨嶙峋。畫師摩诘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号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