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
词语解释
拂衣[ fú yī ]
⒈ 提起或撩起衣襟。
⒉ 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⒊ 振衣而去。谓归隐。
引证解释
⒈ 提起或撩起衣襟。
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⒉ 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引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⒊ 振衣而去。谓归隐。
引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国语辞典
拂衣[ fú yī ]
⒈ 甩动衣袖,以示不悦或发怒。
引《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
近拂袖
⒉ 振拂其衣。
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⒊ 归隐。
引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最近近义词查询:
造反的近义词(zào fǎn)
洋娃娃的近义词(yáng wá wá)
大师的近义词(dà shī)
用具的近义词(yòng jù)
管束的近义词(guǎn shù)
上进的近义词(shàng jìn)
往日的近义词(wǎng rì)
绘声绘色的近义词(huì shēng huì sè)
动机的近义词(dòng jī)
外史的近义词(wài shǐ)
爱护的近义词(ài hù)
永远的近义词(yǒng yuǎn)
动作的近义词(dòng zuò)
游戏的近义词(yóu xì)
扑打的近义词(pū dǎ)
另外的近义词(lìng wài)
维修的近义词(wéi xiū)
生产的近义词(shēng chǎn)
温和的近义词(wēn hé)
同业的近义词(tóng yè)
顿首的近义词(dùn shǒu)
同伙的近义词(tóng huǒ)
愁闷的近义词(chóu mèn)
按摩的近义词(àn mó)
行动的近义词(xíng dò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