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罪
词语解释
伏罪[ fú zuì ]
⒈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英admit one's guilty;
引证解释
⒈ 服罪;认罪。
引《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彭 遂伏罪,一州称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
⒉ 过去未暴露的罪行。
引《汉书·元后传》:“是岁, 新都侯 莽 告 长 伏罪与 红阳侯 立 相连, 长 下狱死, 立 就国。”
颜师古 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
《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 张申 有伏罪, 兴 收 申 案论,郡中震慄。”
国语辞典
伏罪[ fú zuì ]
⒈ 承认自己的罪。
引《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
近认罪
⒉ 犯罪处了死刑。
引《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
⒊ 隐伏未发的罪。
引《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语在长传。」
英语variant of 服罪[fu2 zui4]
法语admettre sa culpabilité, plaider coupable
最近近义词查询:
见机的近义词(jiàn jī)
占据的近义词(zhàn jù)
张开的近义词(zhāng kāi)
当今的近义词(dāng jīn)
合拢的近义词(hé lǒng)
倾听的近义词(qīng tīng)
除外的近义词(chú wài)
容貌的近义词(róng mào)
道士的近义词(dào shì)
慢吞吞的近义词(màn tūn tūn)
提纲的近义词(tí gāng)
中间的近义词(zhōng jiān)
光泽的近义词(guāng zé)
伙伴的近义词(huǒ bàn)
土地的近义词(tǔ dì)
故障的近义词(gù zhàng)
缺点的近义词(quē diǎn)
公正的近义词(gōng zhèng)
支持的近义词(zhī chí)
告诉的近义词(gào sù)
及格的近义词(jí gé)
基本的近义词(jī běn)
自出机杼的近义词(zì chū jī zhù)
脑袋的近义词(nǎo dài)
胡说的近义词(hú shuō)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机关
- yī huì er一会儿
- yán dǎ严打
- dì qū地区
- xuán zhī yòu xuán玄之又玄
- dà shǐ大史
- yī jū一拘
- shì jiàn事件
- tóng yì同意
- líng suì零碎
- zhào shù lǐ赵树理
- dòng jī lùn动机论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bèi bǎi倍百
- gāo wēn高温
- cǎo tú草图
- chéng lǐ城里
- chóng hé重合
- zhī fā支发
- zhí fāng shì职方氏
- yī jiā wú èr一家无二
- gēn yuán根源
- shí gǔ食蛊
- shí shì qiú shì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