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n

准则

拼音zhǔn zé
注音ㄓㄨㄣˇ ㄗㄜˊ

繁体準則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准则[ zhǔn zé ]

⒈  行为或道德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

行为准则。

norm; standard; criterion;

引证解释

⒈  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

唐 梁宝 《与赵神德互嘲》句:“赵神德,天上既无云,闪电何以无準则。”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故尝妄欲抄取经史诸书所载韵语,下及《文选》、 汉 魏 古诗,以尽乎 郭景纯、陶渊明 之所作,自为一编,而附千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準则。”
陈毅 《六国之行》诗:“準则昭天下,精神重 万隆。”

⒉  以为标准或原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明帝 问 谢鯤 :‘君自谓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準则,臣不如 亮。’”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準则 尧 禹,绍述 商 周。”

⒊  犹标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自 鸡笼山,葱翠层迭,而 南山 南北峙,泛海者以 鸡笼 为準则也。”
1. 标准;原则。 《南齐书·张绪传》:“晋氏 衰政,不可以为准则。”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梁宝赵神德》:“宝 面甚黑,厅上凭案以待。须臾 神德 入,两眼俱赤。至阶前, 宝 即云:‘天上既无云,闪电何以无准则?’答云:‘入门来,案后唯见一挺墨。’”

⒋  以之为准则。

《隶释·汉桐柏淮源庙碑》:“仲尼 慎祭,常若神在,君准则大圣,亲之 桐柏 奉见庙祠。”

国语辞典

准则[ zhǔn zé ]

⒈  法式、标准。也作「准式」、「准式」。

《晋书·卷四九·谢鲲传》:「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

法则

分字解释

※ "准则"的意思解释、准则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步履蹒跚,不减世人美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2.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3.我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着一个美好的准则:“贵在自知之明”,我是以此来鞭策自己的。安格尔

4.对于世贸准则中关于开放的背离必将让2009年经济衰退更加严重,可叹的是类似价格保护贸易壁垒措施似乎有存在的道理。

5.恬淡待事,宁静致远是画卷的底色,精神的享受,知识的丰富,素质的提高,品质的培养,为生活添彩。家吃心中的信念,不变做人的准则,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奔向既定的目标,为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6.但是重点是,就精神分析师而言,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对於死亡本能只能半信半疑,对於真理的发现,对於在追寻途中,首次邂逅的真理的美丽面貌,也不要突然大喜过望地激动。

7.但是重点是,就精神分析师而言,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对于死亡本能只能半信半疑,对于真理的发现,对于在追寻途中,首次邂逅的真理的美丽面貌,也不要突然大喜过望地激动。

8., 司法公正既要求审判过程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也要求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精神,更要求参与审判的法官要以正直无私的态度,以尊重事实和遵守法律为准则,努力实现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

9.童叟无欺是我们经商的一条基本准则。

10.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