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

怜惜

拼音lián xī
注音ㄌ一ㄢˊ ㄒ一

繁体憐惜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怜惜[ lián xī ]

⒈  见“怜悯”

引证解释

⒈  爱惜;同情爱护。

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春深欲落谁怜惜, 白侍郎 来折一枝。”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以其聪敏,多技艺, 齐王 与 贤懿 怜惜之,过於其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院中女伴的互相怜惜,互相爱护的光景,都使人有无限之赞叹!”

国语辞典

怜惜[ lián xí ]

⒈  同情惋惜。也作「怜爱」。

《儒林外史·第八回》:「自你表兄去后,我心里更加怜惜他,已替他捐了个监生。」
《红楼梦·第六九回》:「不然,你则白白的丧命,且无人怜惜。」

体恤 矜恤

分字解释

※ "怜惜"的意思解释、怜惜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懊恨,自埋怨,自怜惜,暗暗心疼,坐立不安,那有心去饮酒。

2.纪雷转过身来,见他步履维艰,显然是年老力衰之故,不免心生怜惜,也便想上前搀扶,毕竟他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谁知庄周接下来的话却是令他气结。

3.也许年轻人就可以借着莫名其妙的敏感而在无形中沟通起来。不必要认识,而只消在陌生上头多了一丁点的热情,那份情意也正像路边看了一朵好看的花,特别停下来多看几眼,觉得是天意、是千载难逢的缘,于是怜惜地走过去。仙枝

4.可惜,每每有那么许多花,令人怜惜的开了,开过后就无声无息、不容置疑的枯萎残落地下,徒然令人嗟叹不已。

5.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6.时烜第一次看到沈倚声如此哀婉的对自己说话,一份怜惜之情油然而生。

7.梨花的颜色并不如紫罗兰般娇艳,却是人间最纯净的色彩。花开得不多,但却似鹅黄嫩绿的枝头上添了一层雪白的纱帘。更多的只是长出了嫩嫩的娇娇的花苞,让人心头有一种怜惜,使人禁不住惊叹生命的伟大。

8.这密雨的初夏,因一室的贝壳而忧愁了,那些多色的躯壳,似乎只宜于回响一首古老的歌,一段被人遗忘的诗。但人声嘈杂,人潮汹涌,有谁回顾那曾经蠕动的生命,有谁怜惜那永不能回到海中的旅魂。

9., 楚歌看在眼里,又怜惜又懊悔,想起她近来为自己的遭遇殚精竭虑,不仅出谋划策,并且躬行实践,四处奔波,可谓雪中送炭,仁至义尽。

10.功夫不负有心人,“翻山越岭”之后在十一点左右记者终于来到北站面前,顾不上怜惜僵冻的手指,赶快掏出相机将“西安北站”四个大字和它的建筑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