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兵不血刃兵不血刃的意思
bīngxuèrèn

兵不血刃

拼音bīng bù xuè rèn
注音ㄅ一ㄥ ㄅㄨˋ ㄒㄩㄝˋ ㄖㄣˋ

成语解释 兵不血刃

词语解释

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

⒈  兵:兵器;刃:刀锋。兵器上没有沾血。形容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

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荀子·议兵》

without having to fight; without firing a shot;

引证解释

⒈  兵器上没有沾血,谓战事顺利,末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邇来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臣请按师整兵,待其坏败,随而袭之,兵不血刃,士不旋踵, 吴 之君臣为虏矣。”
《水浒传》第九七回:“今当乘其警惧,开以自新之路,明其利害之机,城中必缚将出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

国语辞典

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

⒈  尚未实际交战,即已征服敌人。语出后也用来比喻轻易得胜。也作「兵无血刃」、「军不血刃」。

《荀子·议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者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晋书·卷六六·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陛下离京才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北举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

血流漂杵

英语lit. no blood on the men's swords (idiom)​; fig. an effortless victory

法语(expr. idiom.)​ pas de sang sur les épées des hommes, (fig.)​ une victoire sans effort

分字解释

※ "兵不血刃"的意思解释、兵不血刃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由于敌人军心涣散,联军兵不血刃,收复了好几座城市。

2.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

3.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4.而你,却兵不血刃,投靠清廷,卖主求荣,把郑家脸面全都丢光了。

5.若想兵不血刃,攻城掠地,就得趁此夜黑风高、敌人不备时加以突击。

6.到时只需一颗信号弹,剿匪分队就会兵不血刃地占领整个匪巢。

7.厄齐尔将在周三的比赛中首发,卡卡因伤缺阵。皇马在上周四比零战胜了里昂,本场比赛只想兵不血刃的取得晋级资格。

8.由於敌人军心涣散,联军兵不血刃,收復了好几座城市。

9.他们卧薪尝胆,逐鹿大洋,检验新装备各种条件下的战斗性能参数变化,千万次不耐其烦地进行实弹演练确保剑锋出鞘,兵不血刃。

10.我军把城市包围起来,获得兵不血刃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