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自觉

拼音zì jué
注音ㄗˋ ㄐㄩㄝˊ

繁体自覺

词语解释

自觉[ zì jué ]

⒈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conscious; aware; awakened;

⒉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subjective;

引证解释

⒈  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

《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不自觉。”
《东观汉记·李通传》:“出门顾见车,方自觉,乃止。”
唐 杜甫 《复愁》诗之十一:“每恨 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治女子》:“自觉奔波殆极,就榻憩坐。”

⒉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

郭沫若 《<新儿女英雄传>序》:“只要你有自觉,求进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国语辞典

自觉[ zì jué ]

⒈  认为。

《红楼梦·第三九回》:「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们说的书还好听。」

自发

⒉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如:「女性自觉」。

分字解释

※ "自觉"的意思解释、自觉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觉从人民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自觉把人民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

2.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自我反省是人格升华的阶梯。

3.一身黑衣也掩不住他卓尔不群英姿。天生一副君临天下王者气势,英俊无匹五官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来,棱角分明线条,锐利深邃目光,不自觉得给人一种压迫感。

4., 每当演出一场非常引人入胜的戏剧,众目所瞩的主角脸上一出现特别强烈的表情,观众马上会不自觉地加以模仿。

5.这是对知人论世原则最早的表述,后世史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遵循,但从理论上发展了这个原则的是章学诚。

6.即使老师不在,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纪律。

7.同学们都能自觉地遵守纪律。

8.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发展和加深的最主要道德观念之一就是对祖国的义务。对祖国的义务的深刻意识,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开端和源泉。对什么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义务这个问题理解有多深,对祖国和理想有多忠诚,决定着其道德的成熟性、思想性和自觉程度。

9.奶奶自觉这几年身体越来越差了。

10.读书不仅是创造智慧的源泉,而且是精神享受的渴望。齐奥尔斯夫虽然耳聋,但他通过自觉学习,乐于读书,取得了星际航行理论研究的巨大成果,被人们尊称为“宇宙之父”,他告诉我们:“书籍是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