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西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拄笏看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例子拄笏西山志骑曹,朝来爽气与秋高。金·元好问《西山楼为王仲理赋》诗之二
基础信息
拼音zhǔ hù xī shān
注音ㄓㄨˇ ㄏㄨˋ ㄒ一 ㄕㄢ
感情拄笏西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悠然自得的样子。
近义词拄笏看山、拄颊看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离题万里(意思解释)
- 日月合壁(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释)
- 进退维谷(意思解释)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释)
- 天缘凑合(意思解释)
- 脑瓜不灵(意思解释)
- 神魂颠倒(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