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前笔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出处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例子明·丰坊《笔诀》:“意前笔后者,熟玩古帖,于字形大小,偃仰、平直、疏密、纤秾,蕴藉于心。”
基础信息
拼音yì qián bǐ hòu
注音一ˋ ㄑ一ㄢˊ ㄅ一ˇ ㄏㄡˋ
繁体意前筆后
感情意前笔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近义词意在笔先、意在笔前
反义词意后笔前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此一时彼一时(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严阵以待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