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计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言听计从”。
出处《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例子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言行计从,人莫能间。”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xíng jì cóng
注音一ㄢˊ ㄒ一ㄥˊ ㄐ一ˋ ㄘㄨㄥˊ
繁体言行計従
感情言行计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听计从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度外之人(意思解释)
- 归心如箭(意思解释)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意思解释)
- 星霜屡移(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心猿意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
旧爱宿恩 | 旧:已往;宿:通“夙”,平常。以往的眷爱和恩情。 |
顾影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恶作剧 |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
老朽无能 |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
高枕无忧 |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
黑灯瞎火 |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
当家立计 | 主持家政,筹划生计。 |
漫山遍野 |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