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