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靡靡之音”。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例子三代之衰,邪音间起,则有烂漫靡靡之乐兴焉。北齐·魏收《魏书·乐志》
基础信息
拼音mí mí zhī lè
注音ㄇ一ˊ ㄇ一ˊ ㄓ ㄌㄜˋ
繁体靡靡之樂
感情靡靡之乐是贬义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庸俗音乐。
近义词靡靡之音、靡靡之声
英语lewd music or song(beguiling tunes; soft,effiminate music)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债台高筑(意思解释)
- 闳意妙指(意思解释)
- 勤俭节约(意思解释)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坚强不屈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空穴来风 |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