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