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例子作为军人,应以马革裹尸为荣。
基础信息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注音ㄇㄚˇ ㄍㄜˊ ㄍㄨㄛˇ ㄕ
繁体馬革裹尸
正音“革”,不能读作“gě”。
感情马革裹尸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裹”,不能写作“里”。
近义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反义词临阵脱逃
英语die on the battlefield
俄语сложить голову на поле брани
日语軍馬の皮(かわ)で死体をくるむ。戦場(せんじょう)の露(つゆ)と消(き)え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梁孟相敬 |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
震耳欲聋 |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来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