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并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出处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例子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鲁迅《彷徨 肥皂》)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ěr bìng zhòng
注音ㄎㄡˇ ㄦˇ ㄅ一ㄥˋ ㄓㄨㄥˋ
繁体口耳並重
感情口耳并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绝路逢生(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远近驰名(意思解释)
- 尔虞我诈(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震耳欲聋 |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道骨仙风 |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披肝沥胆 |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