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葭秋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例子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兼葭秋水,相失交臂,我劳如何?”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 jiā qiū shuǐ
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 ㄑ一ㄡ ㄕㄨㄟˇ
繁体兼葭秌水
感情兼葭秋水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蒹葭秋水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皮松肉紧 | 形容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
彼此彼此 |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