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于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
出处《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例子回思子平日节概,痴人说梦,尚是鸿渐于干而已,无足为异。明·海瑞《与博白大尹林仲和书》
基础信息
拼音hóng jiàn yú gàn
注音ㄏㄨㄥˊ ㄐ一ㄢˋ ㄩˊ ㄍㄢˋ
繁体鴻漸于干
感情鸿渐于干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不厌其烦(意思解释)
 - 经史子集(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眼泪洗面 | 泪流得很多,冲洗着脸面。形容非常悲伤,泪流不止。 | 
| 归心如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 
| 肝髓流野 |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 
| 鹰击长空 |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