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而咶天的成语故事


伏而咶天

拼音fú ér shì tiān

基本解释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荀况《荀子 仲尼》:“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暂未找到成语伏而咶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伏而咶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迟疑不决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催人泪下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吉星高照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离经辨志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论黄数白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信及豚鱼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栋梁之材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列风淫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