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目疏眉的成语故事

拼音lǎng mù shū méi
基本解释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出处《南史·陶弘景传》:“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暂未找到成语朗目疏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朗目疏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草木知威 |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
| 众多非一 | 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 狐死首丘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 首身分离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 见多识广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 刑期无刑 |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
| 夜深人静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
| 照葫芦画瓢 |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 无时无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