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应外合的成语故事


里应外合

拼音lǐ yìng wài hé

基本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

出处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暂未找到成语里应外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里应外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自我批评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骨肉离散 《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回光反照 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遁世离俗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春山如笑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危急关头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