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衣节食的成语故事


省衣节食

拼音shěng yī jié shí

基本解释省:节约;节:节减。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出处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劝葬亲》:“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这就是造福之门。”


暂未找到成语省衣节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省衣节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绘影绘声 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说东道西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胆如斗大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视微知着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节哀顺变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