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毫析芒的成语故事


剖毫析芒

拼音pōu háo xī máng

基本解释谓分析判别得至细至精。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远则甫侯子羔,近则于公释之,探情审罚,剖毫析芒。”


暂未找到成语剖毫析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剖毫析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风流人物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高屋建瓴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旦夕之间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风驰电掣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