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阴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出处《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
例子臣蒙恩备台辅,不能奉宣政化,调和阴阳。《后汉书·杨震传》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hé yīn yáng
注音ㄉ一ㄠˋ ㄏㄜˊ 一ㄣ 一ㄤˊ
繁体調咊陰陽
感情调和阴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调理阴阳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干城之将(意思解释)
- 望尘莫及(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